• 蒙古民居——蒙古包

  • 【关闭】 】发布日期:【 2016-06-21 】 浏览次数:【 3887 次】
  • 蒙古包

      蒙古国的传统民居是蒙古民族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分,跟其它得文化艺术是一样的,具有民族的与地区的特点。在中国北方发现的远古岩画记录了毡幕的形制,并以“穹庐”和“毡帐”等称谓出现在中国史籍。毡幕是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悠久、最典型的民居形式。在蒙古人进人北方草原之后,他们在转向草原游牧业的同时,也因袭了包括毡幕在内的生活方式。这种适应于“逐水草而居”的毡幕民居,在蒙古民族崛起之后延续下来。古代蒙古汗国时期,蒙古帐幕的规模、大小不一。大者可容数百人,蒙古大汗的毡殿可容千余人;小的帐幕直径仅丈余,除车上载的不拆卸帐幕外,还有可随时迅速拆卸、搭起的帐幕,可以随时以车、马搬运迁移。蒙古包(Mongol ger)适应于游牧生活和环境特点,方便搬迁和搭建。中国清代之际,满语称之为“蒙古博”,汉译转音为“蒙古包”,即今天所说的蒙古包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蒙古包在造型和功能上日趋完善。

     

      蒙古包的环壁是由木杆和绳索编成菱形网眼的网片,蒙古语称“哈那”( Khana ),可以伸缩,将若干网片连接一体以毛毡围住即成为蒙古包的墙壁。其高低和使用数量按蒙古包大小来定,一般为1米多高、五六个哈那网片。蒙古包的顶部构件是一个车轮式的环形物,蒙古语称“套脑”(Toono ),在“哈那”和“套脑”之间用数十根木杆联结和支撑,蒙古语称之为“乌尼”( Uni),长约两米多,上端稍扁并开槽,与“套脑”联为一体,下端打小眼,与“哈那”相连,穿绳作套,支撑为蒙古包圆顶,以羊毛毡盖,用马鬃绳索勒捆固定。蒙古包的天窗,圆形透光,以利通风和通气。晴天将毡打开,雨天、雪天及夜间以毡盖住。